当你和摄影高手在同一场景拍片,用着同等甚至更高端专业器材,但别人总是能拍到和你不一样的画面,捕捉到你未能发现的精妙时刻。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你有些帮助。
与其说拍到不一样的照片,倒不如说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摄影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当你练就成熟的技术,能看到,自然就能拍到。
培养摄影眼其实就是训练观察力,于平常景致中发现不寻常的视角。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最后以自我命题训练为例讲述拍摄思路。文中大部分例图不同于笔者以往的大风光作品,有些是生活中抓拍的小景,从未在社交媒体发布,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摄影的角度看世界
观察力的培养并非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去拍摄壮丽险峻的风光,多留意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以摄影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和景物,就会看到细微之处。当你看到一片树叶,除了形状和颜色还能发现什么?它是否具有有趣的纹理?当时的光影有什么特点?它处于什么颜色的背景之上?它的状态是新芽还是凋零?这些特征是否能够在匆忙一瞥中一目了然?逐渐地,你会从以前视而不见的景物中发现惊喜。
摄影能够训练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回被遗忘的美好。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晨光下,斜阳里,细雨中,迷雾时,一草一木皆有它的美和独特韵味。放慢匆忙的脚步,如你能看到身边这些细微之处的动人瞬间,用心领悟,定会心境开阔,享受生活的美好。
随心而动
在我的作品中,虽然有些照片确实需要强大的前期后期技术才可完成,甚至一张照片同时涉及到包围曝光、景深合成、堆栈等多项技术,也有些需要综合天文地理知识结合潮汐分析,做出周密计划才能抓住极小几率的拍摄机会。
但是也有些照片是随心而动,甚至没有用相机拍摄,只是用手机捕捉到那个动人的瞬间,而这样带有故事性的画面最能打动人心。摄影就是用无声的画面传递美好的情感。
“The best camera is the one you have with you.” 最好的相机就是你随身携带的摄影器材。
“下面几张照片均为手机抓拍,有些瞬间是稍纵即逝的,能否抓住决定性时刻要靠平时的修为。”
《心相依》
拍摄于一年一度的Bondi海滩雕塑节。一对情侣相依眺望大海,?他们身旁正是一座心形雕塑,形态非常应景,人与物完美呼应。我怕他们离开,来不及拿出相机,迅速用手机拍下了这浪漫温馨的画面。
《归》
拍摄结束返回停车场的路上,暮色中行人成双成对,用手机拍下剪影。
《窗》
冰岛小镇,晚餐路上,手机随拍民居的窗户。
《骑行者》
两位骑行者出现在隧道口,在视线消失点增添了趣味性,从而使画面呈现出故事性。
以上照片充分说明了器材并不是绝对的重要,关键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现场应变能力。
跳出舒适区
当我们拍摄某个题材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惯性思维和熟练工式的拍摄方式,到了拍摄地找前景、低角度、小光圈、待到最佳光线按下快门,一张很有冲击力的大片诞生。
这时你会觉得自己的技术日趋成熟,在现场拍摄有条不紊,到怎样的环境都可以出片。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惯性拍摄方式把自己套入一个固有的条框,不愿去突破,不愿改变固有的拍摄思维,不愿尝试新的拍摄方式。
相信大多数风光摄影爱好者都曾有这样的阶段,包括我自己。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强迫自己去改变去突破,新的尝试有时会导致拍摄失败,但是却拓宽了拍摄思维。
放下能够带来安全感和出片保障的超广角,拿起中焦和长焦,以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式去找寻新视角的时候,发现大自然不仅仅是前景中景远景,还有着很多以往没有看到的美好和细腻。
中焦镜头取景瀑布局部
长焦镜头拍摄海景
扫海小景晨光中的浪花
发现兴趣点
摄影眼与摄影者的构图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安排画面的能力息息相关。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的景物都拍下,导致画面杂乱无章。回放照片时,总会觉得远没有在现场看到的美景震撼,这正是因为拍摄时纳入太多的景物而导致。一张内容过多的照片,会令人感到不知所云,什么都有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表达,欠缺明确的主题。
所以我们在拍摄时不要急于按下快门,首先问问自己:?拍摄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体是什么??这样,在拍摄时我们就会留意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和干扰画面的元素,突出主体。主体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形色兼备,通俗地讲,它应该是好看、有趣、能吸引人的景物。
自我命题训练
视角的创新是构图的重要课题,同样的景物用不一样的角度拍摄,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因角度不同,领略了山中不同美景。
人的天性里对于自己不常有机会看到的景色,主观地认为是美的。北方人到了杏花春雨的江南,会对水乡烟雨蒙蒙的诗意气息着迷;而南方人去了塞北,看到大漠风尘的苍茫景象也会激发出心中的豪情万丈。住在水边的人总想着去感受大山的情怀,而住在山里的人又时常憧憬着海边的浪漫。
曾经发表过一篇构图教程,文中大部分例图都是在悉尼家门口及周边拍摄的,其中一条留言却令我啼笑皆非?“关键能去如此难以企及的风景胜地是首要”,这条也是被点赞最多的留言,这说明他的观点也是很多人内心的想法。
人们往往会对身边的景色视而不见,总想着去国外去远方才能拍到大片,以去过多少个国家行摄作为谈资和炫耀的资本,而拿出的照片都是千篇一律的明信片复制品。
改变习以为常的视角,尝试新的机位和角度,会让你看到不同的天地,带给你新的灵感和创意。
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家门口已经被大家“拍烂”的景点做练习,看看能找到多少个不一样的视角。悉尼歌剧院作为世界级旅游景点,这些年来数不清看过多少次,确实不能激起任何拍摄欲望了。为了锻炼眼力和发现能力,曾经自我命题?“不同角度拍摄悉尼歌剧院”,要求拍出十张不同角度和不同构思的照片。这种练习会有效地激发出潜能,令观察力和创造力得以提升。
常规机位不列举了,以下面三张非常规机位的习作简单介绍练习时的拍摄思路。
上图是抛开常规的大景拍摄思路,走到悉尼歌剧院下方,打算取景局部,但如果只是拍摄建筑纹理和形状,并不是很出彩。正在思考如何构图时,一对老夫妇走来,他们只停留了几秒钟便离开,我很幸运捕捉到这一刻。形状、线条与人形成点线面构图,简洁生动有趣。
这张照片是手机随拍,夕阳余晖中一对情侣座在悉尼歌剧院对面的长椅上看日落,加入人的元素,照片不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体现出爱与温情,令画面更加鲜活。
为呈现悉尼歌剧院不同的样貌和视角,拍摄时间选在一年一度的悉尼灯光节。如果只拍摄色彩斑斓的歌剧院造型无异于旅游者视角,我的构思是利用岸边的栏杆形成框架构图,增添画面趣味性。看似简单的构思却不是按下快门就可轻易实现的,照片涉及景深合成和时段合成两种合成技术。每晚灯光秀开始的时间已在蓝调时段之后,拍出的天空不再有蔚蓝的色彩,所以决定在蓝调时段先拍摄前景的栏杆和天空,保持机位不动,等灯光秀开始后再拍歌剧院。由于前景距镜头太近,需要对焦不同部分拍摄数张,最后的成品是由同一机位的景深合成和时段合成的一组照片后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