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署名除外)
“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奔命,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灯火阑珊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这一年里,如果你很健康,这就是最好的一年。”3月5日至18日,作为一名记者,逆行莱西的14天里,参加过14场新闻发布会,连做13次核酸检测,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来,幸福真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这是一段永生难忘的经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一段刻骨铭心的领悟。
莱西这座城市和同呼吸共命运的莱西人,让这个三月,于我,有情怀激荡、慷慨激昂;有胆战心惊、惊心动魄;有生死相依、休戚与共;有有惊无险、虚惊一场;有雨过天晴、风雨彩虹;有温暖、有感动、有心疼、有震撼……亲身见证,把真实记录,把真情传递。永远铭记与这座城市相处的点点滴滴,永远怀念与城中人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感谢、感念、感激、感恩。
14天如此漫长,却又倏忽而过。犹记得,3月5日,我们在“莱西东”拂晓而至,转眼间,3月18日,我们又在“莱西东”挥手道别,在“防护白”和“荧光黄”的列队敬礼中,再一次朦胧了泪眼……雾尽风暖,樱花将灿,说好了春暖花开时再相见。现在,我提笔写下在莱西“疫”线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与君共勉:眼前是来日方长,背后是万丈光芒,等到苦尽甘来的一天,山河星月都做贺礼。
紧张的发布会
3月4日,莱西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3月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拍拍正在熟睡的老公,“去莱西啦,爸和孩子就交给你了。”亲亲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蛋,“乖乖听话,等妈妈回来。”就这样,故作坚强地奔赴目的地。
一路上各种猜测,去了会干吗?到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采访?去核酸检测点蹲守?跟着救护车转运病人?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在心里打了无数个问号。
迷迷糊糊中,大巴车停在了“莱西东”。来不及张望,我赶紧拖着行李换车,又是一路狂奔。经过20多分钟的颠簸,这辆载着媒体记者们的考斯特直接驶到了发布会现场。
“刚来就开发布会?”车上的人一脸不解地互相打听。
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正在经历“倒春寒”的莱西,竟然从3月5日开始,一直到17日,13天内连开了14场新闻发布会!这成为我在健康领域跑口8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频繁、密集且连续的新闻发布会。
一切都是未知,迈进第一场发布会现场的我格外紧张。这份紧张来自于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直播设备,手忙脚乱地调试好后,急出了一头汗;这份紧张更来自于,忐忑地等待着发布会到底会通报什么情况——
确诊病例有多少?又涨了吗?学生多吗?有外溢吗?病情严重吗?心里又是一连串的问号。
隔着口罩,我看不清台上人的表情,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在场每一个人的紧张。没有言语,眼神说明了一切。
果然,揪心的一刻来了:截至3月5日9时,莱西市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人,其中,莱西七中学生8人、教师2人;市南区有关联病例1人,为在莱西七中支教的教师。我双手颤抖着敲击着键盘,尽快码成一篇消息,点击发送。
紧接着,朋友圈“炸了”!
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这是真的,不是梦”
坐在发布会现场,近距离聆听最新的第一手消息,心情真犹如坐过山车,随着病例数量的变化而上上下下、跌宕起伏。疫情变化的趋势就是心情的“晴雨表”,我更能真切地感受这种“惊险”和“刺激”,也更能体会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成果所带来的振奋。
连续几天的紧张与揪心中,等来了3月13日的发布会通报,当天0时至12时,莱西市新增2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者时,有媒体同行直言“刚才一看数,激动得眼圈都红了”,其他“小伙伴”也随之跟评:“我明白你的心情。”
那天的发布会还通报了一个重要信息,通过开展七轮全员核酸检测,目前莱西市疫情的整体情况好转明显。
“好转明显”!在听到这四个字的那一刻,我竟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差点拍手叫好。
这场发布会,也让同行的其他媒体记者第一次感觉到了轻松。回住处的路上,大家难得地笑着讨论疫情,“拐了拐了”“看到希望了”。月上柳梢,笑容也浮上每个人的脸庞。
接下来的几场发布会,场场都有让人振奋的消息:
3月14日,隔离点阳性感染人员大幅下降,封控区、管控区阳性感染人员连续两天保持在个位数,防范区首次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
3月15日,封控区、管控区阳性感染人员连续3天保持在个位数,防范区连续2天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
3月16日,莱西市疫情的整体情况持续向好,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总量呈下降趋势,阳性感染人员均是在隔离点和管控区发现的,封控区首次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防范区连续3天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几个“首次”“连续”“下降”“个位数”“未检出”,一次次抚慰着我们紧张的心情,凝聚起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坚定信心。
听到这一连串的好消息,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连忙掐掐自己的大腿,尽量让自己清醒一点,“哦,这是真的,不是做梦。”
街面上驶过的救护车
最怕的就是“阳”了
此次的采访任务有些特殊,虽然不能和医务工作者一样,穿上“大白”冲上防疫最前线,直面病毒与时间赛跑,但是,并不意味着隔离了病毒的威胁。
每天最怕的就是“阳”了!而“阳不阳”,只有看到核酸检测结果才能知道。
“怎么健康码还没更新?是没化验完还是报告还没出?”“还要等多久?不会有事吧?”“别吓我啊,小心脏经不起折腾了啊……”一行记者中,每天都有这样的疑问和等待。
与莱西市10轮全员核酸检测不同,我的检测一共做了13轮!这也就意味着,每次煎熬的等待,我前前后后经历了13次。
3月11日是让我记忆无比深刻的一天。
天还没亮,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鸣笛声惊醒。“什么情况?”我赶紧问舍友。她一骨碌爬起来看向窗外,“没事,一辆救护车从咱们门前开过去了。”救护车的警报声如此响亮刺耳,让人再无睡意。
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困意阵阵袭来,刚想眯一会儿,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市民们、朋友们,带好身份证,亮出健康码,下楼做核酸,记得多穿点。”
原来,我们住处附近的核酸检测点开始检测了,大喇叭一遍遍地循环播放着,隔着玻璃,我看到远处一条条壮观的“长龙”。人人自觉间隔一米,秩序井然,没有乱插队。清晨的莱西街头,寒气逼人,许多人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凌晨的那辆救护车似乎一开始就奠定了当天的基调,那一天,救护车隔三差五就出现一辆,飞奔疾驰,呼啸而过。有时候,好几辆救护车同时鸣笛,声音交错,奔向各自的方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晚上。
救护车开走的间隙,房间里一片安静,我紧张地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开始鄙视自己,“怕什么?怎么会这么没出息!”
深夜,我在这种急促的声音中勉强睡着,噩梦不断,然后再次被惊醒。站在窗前,索性不睡了,看空荡荡的街道上“120”闪烁着蓝灯呼啸而过,刺破如墨的夜色。
13次核酸检测并非一帆风顺,出门时心里难免焦虑,外出采访回来也会担心,一会儿感觉嗓子不适,一会儿要感受一下自己咳不咳嗽,是不是乏力,嗅觉、味觉有没有减退……实实在在地感受过病毒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真真切切经历过与“子弹”擦肩而过的危机,在等待结果时紧张到双手发抖,在深夜时听到“怦怦”的心跳声,在脑海里盘旋出最糟糕的结果,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好在,每次报告单上都是“阴性”。
那一刻,我宣告自己“闯关”成功!连日来,所有的委屈、惊恐与不安,都化作激动的泪水,冲刷掉掩盖心头的阴霾。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的真谛,参悟出“世上最美好的词莫过于‘虚惊一场’”的意义。
市民有序排队参加核酸检测。
想叫他一声“战友”
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都会让人恐慌与无措,但是肩上的责任,却强大到可以让人无所畏惧。
一行的记者中,有一位莱西本地人,每一天,他都奋战在危险区域,我们都劝他“安全第一”,他却说,“其实我拍到现在,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是想让莱西人民有信心。再一个,看到那么多人来帮助莱西,我这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感激。”
他的话让我鼻子一酸。那一刻,我真想叫他一声“战友”,为跟他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并肩战斗而骄傲!
交流得知,大家都在心里暗暗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万一真‘阳’了该怎么办”“害怕吗”“后悔来这里吗”“会告知家人吗”……
大家的答案也很让我感动,我们竟不约而同地有类似的第一反应:“要是真感染了,不能去开发布会了怎么办?千万别给大家添乱啊。”一股深深的负罪感涌上心头,而其他的问题,只能交给时间去慢慢寻找答案。
丘吉尔说,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历练;所有的感悟,都是一种重生;所有的磨难,终将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之旅,每一程风雨都是收获,无论怎样的历经,都是生命中的财富。
此时此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辛苦付出的防疫人员
难忘的“女神节”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这句话,我在莱西找到了印证。
我采访过数十位“疫”线人物,沉浸在他们的故事里,时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被渲染得心潮澎湃,时而被激荡得热血沸腾。
妇女节那天,我采访了三位抗“疫”女性。其中一位是孙东灵。远嫁和疫情的双重叠加,让拥有大连姑娘和莱西媳妇双重身份的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亲情挑战。在核酸检测点忙碌,无法陪在4岁儿子身边,无法与远在大连的父母相见,无法与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团圆。提起孩子,她说,四年来,几乎一天都没有缺席陪伴,因为疫情,不知道哪天才能回到他身边。
每次视频的时候,孩子都会问她:“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
孙东灵与儿子(受访者供图)
她是孩子的妈妈,又何尝不是妈妈的孩子。在大海的另一端,孙东灵的父母每天都在惦记着女儿的安全。忍不住开个视频,本以为妈妈会哭,没想到孙东灵自己先忍不住哭了。她朝父母隔空喊话,“莱西真的很好,我从来没有后悔嫁到这里,你们在大海的另一端一定要放心,待春暖花开时我一定带着孩子去看您!”
电话那头,她柔声细语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虽然我看不见她的模样,但我猜想她一定是个温柔坚韧的女性。沉浸在她的娓娓道来中,我不忍心打断,竟然忘记了说一声“节日快乐”。假若以后有缘相见,我一定要补上那句迟来的祝福。
同为女性,我在祝福别人的同时,也收到了别人的祝福。那天,阳光灿烂,鲜花作伴,这样的好天气真的很难跟疫情联系到一起。跑完发布会,采访完女性战疫故事,拖着疲惫的身躯入睡时已是次日凌晨。夜深了,看着朋友圈里还在为战疫加班加点的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嚯,这真是个难忘的“女神节”,难忘的“战疫日”。
还有太多的故事令我动容。李淑艳与三天三夜未见的儿子在隔离点相遇,孩子做完核酸检测后想跟妈妈多待一会,但是为了安全,他只能独自回家,小小的身影令人心疼。尚在哺乳期的王艾莉忙于流调,连续多天没有回家,家中的宝贝被迫断奶,丈夫太过思念妻子,写来一封战疫“情书”,字字含情、心意满满。还有一位小女孩在核酸检测点认不出防护服下的爸爸,而错喊“叔叔”,爸爸当时红了双眼……
都说当了妈妈以后,内心会变得柔软,听不得这些辛酸。采访这些真实的故事时,我一边记录,一边强忍眼泪。我不知该如何安慰电话那头的哽咽,只能祈求疫情早点结束,让他们早日回到孩子的身边。
莱西街景
给老师们点个赞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老师心中的牵挂。
3月7日晚,夜班编辑突然联系我,让补充采访莱西一中“送书上门”的新闻。当时已经很晚了,我不确定能否顺利采访,只能硬着头皮联系。通过莱西市委宣传部联系上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对方又联系了两位老师和一名同学。为了不打扰舍友休息,我带着纸笔来到酒店走廊,一连打了3个电话了解事情的原委和细节。电话全部打完时已是晚上10点半。令我震惊的是,那么晚了,老师们都还在忙着备课,那位同学也还在学习,孩子的爸爸代替她接受电话采访。
“一次突发的疫情让4000多名学生遭遇居家上课‘无书难’,整整12个小时,85名班主任为每个人无接触‘送书上门’,打包书本共用掉了6000多个塑料袋,360多个编织袋,120余卷胶带纸,还有6200多份便笺贴……一连串的数字串联起莱西疫情下,老师‘一切为了学生’的感人故事。人少、书多、分量重、路程遥远,有的老师一整天汤水未进,有的差点晕倒在桌子上,有的手掌磨起了水泡。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有的拿书时顺便递上面包和水果,有的隔着老远鞠躬致谢,有的主动帮忙运送,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敲下这段文字,我情不自禁地朝着电脑屏幕竖起了大拇指,给文字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点个赞!
受访者供图
还有很多一线照片,直戳我们的心灵。布满哈气的面屏,脸上深深的勒痕,久站控肿的双脚,汗水泡白起皱的双手,被口罩割伤出血的耳朵,被淋漓大汗湿透的防护服……还有那些倚靠在墙角、躺在凳子拼凑的“床板”上、蜷缩在冰冷的地面上、趴在露天的办公桌上稍作休息的画面,都让人说不出的心疼。每当我看到这些来自于“大白”们的特写时,都赶紧划走。于我而言,实在是不忍心多眼一看。
辛酸的同时,也有暖心的感动。有半蹲半跪着为小宝宝采样的天使大白,有为医护人员唱歌跳舞的小女孩,有亲手送上自己制作小红花的小学生;有在凳子上贴上“暖宝宝”驱走寒冷的热心市民;有的在雨天里主动为“大白”撑伞,有的在黑夜里挂上一盏温暖的灯,有的为寒冬的隔离点送上热水;有背起腿脚不便的老人的志愿者,有嗓子喊哑了的社区网格员,有寒风中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有负责垃圾清运消杀的环卫工,有逆行的出租车司机,有连续奋战多日双眼布满血丝的女社区书记,有主动捐钱捐物的老党员,有爱与坚守同在,携手抗疫的“80后”夫妻;有豪捐17000个包子,温暖“疫”线人的朴实市民;有定格动人瞬间,用画像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莱西画家;有直面新冠病毒、与时间赛跑的实验室检验人员;用手臂丈量善意,20多年累计献血270次,疫情之下再逆行的青岛献血“女状元”……
大家因疫而聚,怀着必胜的信念,用最朴素的方式,一起守护这座城。这一切让我更加明白了“共克时艰”的意义。
这些都是我在莱西的14天遇到的真人真事。真实最有力量,我用纸笔、用镜头记录着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画中人”。遇到缺医少药的难题,有人帮忙跑遍大半个莱西;面对防护物资短缺的困扰,好心人雪中送炭……身在莱西,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被莱西人温暖着感动着、默默守望呵护着,这些动人的瞬间定格在记忆中,温柔着余生的岁月。我又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会慢慢淡忘,于是我提笔写在纸上,每日一记,攒了厚厚的一本。
记者写下的日记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因为逆行,疫情撕扯着亲情。采访时,我倾听着他人的故事,时而微笑,时而泪目。共鸣着他们的情感,心疼着他们的心疼,理解着心中的那份痛。作为千千万万个逆行者的一分子,我在做好故事的记录者的同时,亦是故事里的人。这段日子里,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紧张都可以克服,但想要克服对亲人的思念却比想象中还要艰难。
同众多的采访对象一样,我也是一名宝妈。宝宝目前一岁出头。自他出生以来,我没有一天离开过对他的陪伴,这一次,成为我俩分别最久的一段时间。临行前,他还在熟睡,亲亲他的额头,留下一句“乖乖听话,等妈妈回来”,便头也不回地离开。
都说孩子是妈妈最大的软肋,离开他,确实用了我莫大的勇气。都说比离别更怕的是,思念一个人,如洪水猛兽。白天,我拼命让自己忙起来,顾不上去想孩子,可到了夜深人静时,母爱开始泛滥。“他吃饭好不好?”“夜里淘不淘?”“醒来找不到妈妈哭不哭?”“家里储备的奶粉和尿不湿够不够?”“他会不会恨妈妈?”“会不会忘了妈妈?”一连串的顾虑涌上心头,心如刀绞。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把泪和思念全部埋在心里,默默消化。14天来,尽量不主动跟孩子开视频和打电话,实在想了,就拿出孩子爸爸发来的视频和照片看看,有的视频我爱不释手,能一下子看几十遍。有时候夜里梦到孩子,也会突然醒来,赶紧掏出手机看看他的笑脸,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
视频中,小家伙会像往常一样,在门口喊着“妈妈”迎接我回家,只不过这一次,迟迟迎不来我推门而入的那一刹那,只好失落地转头离去;视频中,小家伙还会像往常一样,指着挂在墙上的全家福,不停地叫着“妈妈”,小小的背影写满了落寞。还有更多的视频,呈现的则是小家伙在家人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茁壮成长,一会儿化身“干饭人”,大吃喝奶,大口吃肉,一会儿化身“小超人”,嬉戏打闹,来回跑跳,一会化身“小达人”,载歌载舞,惹得家人哈哈笑……亲情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家人如此给力,让我可以放下所有的顾虑,全情投入工作中。
记者最放不下的是家中儿子。
孩子也是让我们勇往无前的铠甲。是他,让我燃起逆行的斗志,赋予我拼搏的决心、勇气和动力,让他知道,妈妈虽不在身边也可以有另一种陪伴,让他知道,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大“怪兽”,妈妈也同别的妈妈一样,可以很勇敢!
没有天生勇敢,只因爱在心间。我的父母为了不打扰我工作,虽然担心也只能忍住不打电话,通过其他的方式为我加油鼓劲儿。还有更多来自于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各位各界的鼓励与关心,让我被一股股暖流所包围。让这个寒意料峭的三月,有温暖陪伴,感动常在,心中不胜感激。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有一段话: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他则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多想回到从前,从前的从前,没有核酸检测、没有健康码,可以畅快呼吸、自由出入,看霓虹闪烁、人来人往,拥万象美景、享人间繁华……
可没有烟火,哪有人间,我们坚守的是流动的城。鸟语花香,春风沉醉;车水马龙、繁荣昌盛;人潮拥挤、国泰民安;生活明朗,万物可期。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做好疫情防控,就一定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而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我再次回忆起人生的这个片段时,定会心存感激,热泪盈眶,万分怀念。
记者返回时,有交警列队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