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风清意远,
天外云卷云舒,
岁月在江面上流光,
生命在静谧中守候。
[就这样被你征服]松花江的夏夜,美到窒息,多想投入天空的怀抱,融化在那一片绚烂明丽的彩霞里~
张开双臂,久久的去拥抱“碧云天……山映斜阳天接水”、晚钟和着暮曲的一江山水,从梅雨霏霏朦朦胧胧湿漉漉的杭州来到夏都哈尔滨,竟遇上了此等幸事。
飞机在盘旋降落,空中大舞台的蔚蓝色天幕变幻出各种造型纯白圣洁的大片云朵。
从机场赶赴友谊宫的路上,天蓝到极致,霸气的没商量。深邃的天空通透纯净,几乎没有一粒尘埃。
习惯了烟雨茫茫的江南女子,就这样被魅力惑人的哈尔滨之夏“色诱”,每天的心情都和天气一样好——通透,明净,爽朗,爽歪歪!
松花江上
松花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我国七大河之一。松花江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么“大”,但名气一点不比长江、黄河小,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就是从这里拉开序幕的。东北抗日联军奋勇杀敌,血洒疆场,赫赫有名的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赵一曼,都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东北人民的母亲河。
最早知道松花江是学龄前,那首中华民族子孙应该人人皆知的由张寒晖作词谱曲的《松花江上》。漫步江边,奔腾不息的江水把我带去支流乌斯浑河。在那里,乌斯浑河如泣如诉“八女投江”的大义凛然——78年前,抗联女战士冷云等八人,和日军顽强拼搏到弹尽被围,姐妹八人毅然投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牺牲时,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13岁。
今天的松花江,哈尔滨之夏的松花江,白日凉风习习,水天一色;夜晚流光溢彩,欢声笑语。
松花江水波连波,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大妈大伯家距离松花江边挺远的,老两口每天都会来这里垂钓。
严肃的小美妞~
小帅哥得知巴巴麻麻同意我给他拍照,认真配合,在大堤爬上爬下。谢谢你,小宝贝~
夜幕降临,斯大林公园,人们欢快的跳起维吾尔族舞蹈,水平不逊专业演员。舞蹈视频
乘船夜游~
广场散步~(防洪纪念塔广场)
江边垂钓~
幸福指数很高的哈尔滨人对我说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哈尔滨美食
颇具俄罗斯风情的哈尔滨,在大流通的今天也是融合东西南北中。仅仅是美食,贼能整,贼会整,人家台湾、厦门有蚵仔煎,哈尔滨人硬是整出个虾扯蛋!
又比如俄国人每顿饭少不了的开胃小菜酸黄瓜,哈尔滨人整成了丝儿炒肉,清爽怡口又不酸牙,卷进春饼或者配一碗粥,表太好吃!
俄式红肠原产于立陶宛,由于该国濒临波罗地海, 气候湿润,不便于灌好的香肠风干容易生霉。当地森林资源丰富,聪明的人们就用木屑熏烤,木材燃烧过程中可大量杀死微生物,既大大延长了香肠的保质期,又变成了漂亮诱人的红色,久而久之便成为闻名遐迩的一种具有熏烤香味的特色红肠。
我每次都买儿童装的红肠,肥肉少,蒜味儿轻,南方人比较容易接受。
格瓦斯,“以面包发酵”的意思,从俄罗斯传入的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的饮料,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刚喝进嘴里时,舌尖上充满了类似于碳酸饮料的刺激感,最后的回味又有一点苦涩。格瓦斯虽然比碳酸饮料富含营养,但还是不能当水喝哦。
上个世纪,著名作家秦牧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
如果没有多年生活在哈尔滨又喜欢吃俄式西餐的经历,一般人是无福消受大列巴的,太硬,我说和石头有一拼!撕咬,咀嚼,太阳穴都嚼酸了,腮帮子里面都磨出血泡了。被逼无奈,上锅蒸,用蒸汽软化。蒸好出锅开始是软了一些,但刚刚吃了几口,又恢复原状死硬死硬啦。这样硬的列巴,只能撕成小碎块,放进浓汤搭配吃。
小列巴直径比大列巴短许多,但厚度又高许多,最主要的是同为全麦面包,小列巴松软可口,口感没有大列巴那样硬,可以接受。我没有如常人那样,切成片状,抹一点黄油果酱,夹几片红肠火腿烤肉。就当零食,想到了,便去撕一块下来送入口中,嚼几口,回味很不错。
从小就喜欢吃黑龙江的江鲜大马哈鱼,但一直不知道这个名字来自赫哲族语言。大马哈鱼为什么好吃,因为牠是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牠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海水中长大。每年秋季,从大海洄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图们江也可以见到大马哈鱼。
图中红色的鱼子为大马哈鱼产的鱼子。鱼子比起鱼肉,更加富含营养成分,也是珍馐美味。大马哈鱼鱼子有多种食用方法,我自己最喜欢原汁原味的生吃。俏丽金贵、晶莹剔透、香艳诱人的红色鱼子,吃起来鲜美至极,只要往口中送入那么一点儿,味蕾对美好食物的体验,立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不可辜负的美食,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买东西,就怕买到假货,尤其是食品。在此,宝妈不避做广告之嫌,负责任的告诉外地朋友们——买红肠,列巴,格瓦斯,烟熏大马哈鱼,一定要去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319号的秋林食品公司,唯有这里的才被哈尔滨老百姓认可。为什么呢?
1900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俄国人涌入哈尔滨。由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创建的秋林食品公司,也来到哈尔滨开了分公司。十月革命后,秋林索性将总部迁至哈尔滨,历经百年风雨,成为哈尔滨家喻户晓的著名的老字号。
[一根冰棍儿的明星效应]
一根冰棍儿,一根“赤裸裸”连包装都没有的冰棍儿,竟被众人宠爱有加,一宠就是110年;爱,就是不论什么季节,盛夏酷暑头顶烈日,数九严寒站在冰天雪地,从天南地北来到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人们都心甘情愿排队守望,翘着舌尖等候“甜而不腻,冰中带香”那一刻的到来。
1906年,法籍犹太人约翰·开斯普在哈尔滨,将自己制作的冰棍儿取名为马迭尔时,他大概没有想到,意为摩登时髦的、新艺术的“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新中国,再到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直傲娇的挺立在冰棍儿界前列,一直以没有包装不求奢华的独特品质,一直以实实在在的让广大消费者吃进嘴里的“好吃”,成为众人追捧、人气大旺、经久不衰的明星。(冬季排队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里还是要郑重提醒大家注意——马迭尔冰棍儿,只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西餐厅旁边的马迭尔冷饮厅有售,另外全都是假的,切记!
锅包肉,榛蘑粉条炖小鸡儿,拉皮儿,饺子,那是相……当的好吃!地球人都知道的这些东北美食,在此就不赘述啦。
“东方莫斯科”,街头一瞥
先插播一下——
1??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有关金朝,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不少描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就是今天的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从此女真族在这里肇兴,并和以后的继承者满族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
2??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是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猛哥帖木儿的后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拼杀,最终在努尔哈赤的手中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落,建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称帝后,改国号为清。
3?? 此次哈尔滨之行,是参与一个重要仪式,回程机票买好,时间紧迫,来去都非常赶。在哈期间,只能忙里偷闲,在驻地附近走走看看,匆匆一瞥。有关金、清历史文化方面,没有一点涉及,抱憾!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哈尔滨是东方莫斯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于1896年至1903年,修建了一条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把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其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随着中国东方铁路建设,大批俄罗斯人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哈尔滨的俄租界也是在中东铁路修建时建立的,租界主要在今天的道里区和太阳岛。
百年岁月长河奔流冲刷,哈尔滨这座城市处处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在索菲亚广场街拍。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拜占庭艺术,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赶时间,只匆匆拍了两张圣·索菲亚教堂的外貌,没能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记录教堂的庄严肃穆精美。
走进教堂内部,挺失望的,除了穹顶的空间轮廓,斑驳的墙面,仅仅只有一个《哈尔滨老照片展》。文革期间,这座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惨遭严重破坏,珍贵壁画、十字架、乐钟丢失。
在我眼里,穹顶依然美丽。
以上在尚志大街所拍。
为了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人民政府将原来的新城(1900年俄国人取名)大街更名为尚志大街,1500米不到的一条街上 ,有多处抗日革命斗争遗址。此外,哈尔滨还有以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名字分别命名的大街。同时,另有四座公园也分别以四位抗日英雄的名字命名。
斯人已去,后人不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防洪胜利纪念塔。
1957年,松花江上游连降暴雨,爆发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哈尔滨壁垒森严、众志成城,在英雄的抗洪大军面前,洪魔缴械投降。1958年,在松花江南岸,中央大街北部起点,修建了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松花江边斯大林公园里,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小木屋。在冬季漫长大雪纷飞的地方,随处可见这样尖顶的建筑,以防厚重的积雪覆盖压塌房子,这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傍晚,走在友谊路上。
中央大街北部起点。
被称为“亚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是一条老街、步行街,是哈尔滨的缩影,更是建筑艺术博览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中央大街”,沿袭至今。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七十多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派多种风格。
中央大街步行街的路面很有特色,整条街都是由面包型的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块浑圆、精巧、密实、光亮。据传,当时的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一块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中国大街”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拍下几座大厦,也根本无暇去看大厦位于中央大街的具体门牌号码,也就无从查找资料考证大厦姓甚名谁,属于什么艺术风格。
赶时间,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没有拍。
位于中央大街的塔道斯西餐厅。二十世纪初,俄国人塔道斯来到哈尔滨,在此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以独特的高加索风味而驰名。
哈尔滨亦称“音乐之都”。
顽皮的两兄弟。
从这张开始到小龙虾照片,是在与中央大街交叉的西七道街所拍。
原文链接:https://www.zhenshijiepai.com/2024/01/%e5%a4%8f%e9%83%bd%e5%93%88%e5%b0%94%e6%bb%a8%e6%b8%85%e5%87%89%e4%b8%80%e7%9e%a5/,转载请注明出处。